就最簡單的音頻放大電路的理解而言,可以不必考慮聲音的不同頻率段的處理,只要直接將所有的信號都共同放大,共同輸出就可以了,但是在實際中,這種簡單的處理方式會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放大電路和揚聲器的頻率響應問題,即必須保證放大電路對所有頻率的信號都有相同的放大性能(放大倍數) ,也必須保證揚聲器對所有頻率的信號都有相同的響應性能,這在實際設計中是難以實現的。單就放大電路而言,在音頻范圍內保證放大電路對所有頻率的信號都有基本相同的放大性能并不困難, 但是要保證揚聲器對所有頻率的信號都有相同的響應性能則幾乎不可能, 因為揚聲器并不是簡單的純阻性負載,而是線圈和永磁體復合組成的,具有電阻性,電感性(線圈)以及能夠感生電動勢的特性(線圈切割磁力線) ,因此具有很復雜的頻率響應特性;同時,不同結構,不同大小的揚聲器的頻率響應特性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現代的音響器材上,往往采用多個不同的揚聲器來分別對高、中、低音進行處理和表現,力爭盡可能真實地還原出聲音信號。
二是人們在不同的場合下,對聲音信號的還原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在欣賞輕音樂時,聲音信號主要集中在中、高音頻段,此時可以消弱低頻信號,增強高頻信號, 能夠使音色明亮清晰。 而如果是在聽搖滾樂或觀看 DVD中的戰(zhàn)爭場面時,則應當增強低頻音量,使聲音具有更強的節(jié)奏感和震撼力。
三是不同的人對相同聲音的感知情況是不同的。因此現在的各種音響器材上都有對聲音頻率進行調節(jié)處理的電路(稱音調電路),以適應不同的需要。
另一方面還要說明的是,不同檔次的音響器材對音頻放大的品質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放大電路本身的設計要求也不同。例如在一些高檔音響器材中,首先對音頻信號進行電子分頻(用高通,低通或帶通濾波器),將聲音信號分為高、中、低三個(或更多)頻段,然后分別對這些頻段的信號進行放大,再分別輸出去驅動高、中、低音的揚聲器,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揚聲器的頻率響應特性,也可以方便地調節(jié)各個頻段的音量信號的大小;而在一些中低檔的音響器材中,則是將所有頻率的信號同時放大,然后通過電容分頻(或電容電感分頻),再輸出去驅動高、中、低音的揚聲器。
但是,不管音頻放大器的要求如何,音頻放大電路的基本組成結構和原理則是相同的,只要掌握了這些基本原理,則可以自己去設計和改善電路,提高音頻放大電路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