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頻是cpu單位時鐘周期所做運算量的度量,與流水線級數(shù)有關(guān),所以不是高的就一定好。
外頻指CPU與外部(主板芯片組)交換數(shù)據(jù)、指令的工作時鐘頻率。
主頻相同的cpu外頻越高性能越好。
比如賽揚d 2.4G 默認133M外頻,超到200M的話就是3.6G主頻。性能就提高了。(倍頻是18)
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
所謂外部頻率,指的就是系統(tǒng)總線頻率,早期CPU的外頻大多為66MHz與100MHz(P4已經(jīng)達到400MHZ),而AMD公司的K7已經(jīng)使用了高達200MHz的外部頻率。
倍頻的全稱是倍頻系數(shù)。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guān)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shù),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10x以上,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
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既然提高CPU主頻和系統(tǒng)時鐘頻率可以提高電腦系統(tǒng)的運算速度,那么為什么至今為止Pentium Ⅱ的主頻只能達到400MHz,電腦系統(tǒng)時鐘頻率也只由66MHz提高到100MHz?這都是因為提高CPU時鐘頻率和系統(tǒng)時鐘頻率受到了一些暫時還無法克服的技術(shù)障礙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