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寫這篇回顧綜述,我在網(wǎng)上翻看了一下午的計算機發(fā)展史。合上電腦,心里只有一個感覺----感慨!想想20年前,世界上還沒有筆記本電腦、沒有Internet,也沒有手機、PDA,甚至連CD都沒有。要是工作在1985年的環(huán)境里,該有多枯燥無聊啊!幸虧我那時還只是個小學4年級的孩子,只要有風箏、氣球、蠟筆和飛機模型就滿足了。玩笑歸玩笑,認真的講,應該說當時的計算機技術(shù)還是有相當高度的。正是那一年Apple公司Macintosh的推出,圖形化操
為了寫這篇回顧綜述,我在網(wǎng)上翻看了一下午的計算機發(fā)展史。合上電腦,心里只有一個感覺----感慨!想想20年前,世界上還沒有
筆記本電腦、沒有Internet,也沒有
手機、PDA,甚至連CD都沒有。要是工作在1985年的環(huán)境里,該有多枯燥無聊啊!幸虧我那時還只是個小學4年級的孩子,只要有風箏、氣球、蠟筆和飛機模型就滿足了。
玩笑歸玩笑,認真的講,應該說當時的計算機技術(shù)還是有相當高度的。正是那一年Apple公司Macintosh的推出,圖形化操作系統(tǒng)界面開始正式進入應用。而且據(jù)說當時的Macintosh就可以支持高達4MB的
內(nèi)存空間,這在當時絕對是奢侈之極的指標。要知道,與其同年代的
IBM公司基于80
286的PC AT只配置了
256KB的內(nèi)存,軟盤驅(qū)動器最多也只有720KB而已。
IBM PC AT的標準配置不含硬盤驅(qū)動器,這在今天顯得有些不可理解,可當時這款定價$
4000的286的確沒有硬盤,如果增配一個20MB的硬盤,需要多花$2000呢。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DOS 3.2對硬盤的支持還很不完善,如果安裝了硬盤驅(qū)動器,還需要安裝一個專門的軟件來控制它。直到1987年DOS 3.3推出,PC才可以直接使用硬盤,對1.44MB高密度軟盤的支持也是在這個版本里才實現(xiàn)的。而大于32MB的大容量硬盤,則是在當年更晚些時候的3.31版本中才得以支持。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桌面電腦系統(tǒng)中存儲技術(shù)的萌芽階段。1984年底Compaq公司開始開發(fā)
IDE(
ATA-1)接口,并被許多同行采納,逐漸成為桌面硬盤的事實標準。到了1989年3月,E-IDE(ATA-2)標準確立,可以支持超過528MB的硬盤容量,并達到 16.7 MB/s 的傳輸速度。當時剛剛出現(xiàn)的光盤驅(qū)動器,幾乎都不約而同的采用了這一標準。從而更進一步確立了IDE技術(shù)在桌面系統(tǒng)中的統(tǒng)治地位。
此后,E-IDE標準經(jīng)歷的可謂漫長的穩(wěn)定期。雖然其間有FastATA(ATA-3)標準的推出,但在用戶最關(guān)心的問題?D?D讀寫速度方面,并沒有明顯改進。直到1997年,才由昆騰公司牽頭推出了速度達
33MB/s的新型IDE技術(shù),即UltraDMA/33(ATA-4)標準。隨后不久,這一技術(shù)又演化出了一系列的UltraDMA/66、UltraATA/
100甚至UltraATA/
133技術(shù)。
很快,133MHz的
PCI總線頻率使并行ATA的速度提升遭遇瓶頸。于是Intel等公司另辟蹊徑,在
2002年推出了串行ATA技術(shù),即S-ATA標準。該技術(shù)的第一個版本就可以為IDE磁盤提供
150MB/s的帶寬。而在最近才推出的S-ATA II標準中,支持帶寬已經(jīng)達到了
300MB/s之多。這一性能是20年前IDE性能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