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領域中,剛性和平直是普遍現(xiàn)象,但在現(xiàn)實世界中卻非如此。
在許多應用場合,如果電子產(chǎn)品能適應曲線型表面或在使用時能夠彎曲,那么它們將大有用處,特別是在傳感檢測領域。檢測器陣列可以環(huán)繞心臟排放,隨著每次心跳進行伸展;人造外殼可以在機翼四周伸展,用于在飛行過程中傳遞詳細的局部信息;人造視網(wǎng)膜可以安裝在眼球后面的彎曲空間內,如同它所代替的生物傳感器一樣。然而至今為止,柔性技術還缺乏使這些應用成為可能所需要的足夠的性能、可制造性以及柔韌性。
不過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展示的一種新技術或許能填補這個空白。一旦工程師從剛性和平直的思維框架中跳離出來,這一領域無疑會被發(fā)揚光大。UIUC設計的新電路具有長而薄的互連走線,采用標準半導體(硅、砷化鎵等)和傳統(tǒng)技術制造,然后被轉移到一個充分伸展的彈性薄片上。一旦薄片恢復到原本的形狀,那些薄到彎曲也不會斷裂的互連線就會在拉緊狀態(tài)下出現(xiàn)彎曲。如果設計合理的話,它們在被壓縮時進一步彎曲,在展開時變平。因此,彈性電路結構可以用或多或少的普通電子器件創(chuàng)建。
另外,彈性結構可以用來構成三維形狀的電子器件,并且這些器件可以被轉移到剛性襯底上。這也是UIUC團隊開發(fā)出第一個半球狀硅相機的方法。
無論目標是柔性還是外形,上述方法具有可以利用傳統(tǒng)微蝕刻和半導體工藝的優(yōu)勢。主持UIUC研究工作的John Rogers,還組建了一家名為Semprius的公司來推進該技術的商用化。Rogers表示:“最重要的優(yōu)勢在于我們使用已知且確定的材料和工藝技術,所取得的電路性能達到了同類設計的晶圓系統(tǒng)水平,而可伸展性達到了橡皮圈的水準(高達100%的張力,甚至更高)。另外一個相關的優(yōu)勢是我們能充分利用所有已有的電子知識和制造裝備�!�
獨立咨詢顧問、前DARPA項目經(jīng)理、摩托羅拉資深技術專家Bob Reuss也認為,該技術無論如何都會找到一條出路�!盀榱藢崿F(xiàn)至少具有中檔功能的保角和/或柔性電子器件,我相信這種技術極具價值。它的成功意味著將開辟出一個新的市場領域�!彼硎�。
另外,他補充道:“彈性S(ElasticS)在我看來是‘超越摩爾的一個實例。它沒有出現(xiàn)在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中,也許永遠都不會。但是,它卻是用來更高效地使用針對計算機與通信以外應用的IC技術、或者實際替代成本和尺寸不具競爭力的現(xiàn)有IC基礎設施的眾多技術之一。"
彈性,但并非塑膠
創(chuàng)建柔性電子產(chǎn)品的最常用方法是將電路直接印刷到基于碳的塑膠上。這種技術的一個目標應用是目前正在商用化實現(xiàn)過程中的電子報紙。雖然這種技術正在逐漸成熟,但它卻存在與生俱來的問題:該技術采用的有機材料的電子性能要比半導體差得多。更糟的是,這些材料的開發(fā)并非來自電子產(chǎn)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免費副產(chǎn)品。最后,雖然這些材料是柔性的,但它們沒有彈性:它們能彎曲,但不能伸展。
另外一種方法是制造傳統(tǒng)芯片,然后削薄晶圓,使它們重量變輕,硬度變軟。但是這種方法仍然缺乏伸展性,甚至彎曲能力也都受到了限制。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小芯片粘附在彈性表面,事后再用一些導線將其連接起來。雖然這種方法兼具高性能和機械柔韌性,但其中涉及到許多非傳統(tǒng)(因此比較昂貴)的制造步驟。
UIUC的方法依賴于這樣的事實,即原本很脆的硅、砷化鎵和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