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針對第四代通信繼電器制定的國際標準IEC61811-55對浪涌耐壓、絕緣耐壓及防護浪涌的絕緣間距以及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隔離均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良好的繼電參數一致性、高可靠性將使整機運行無誤。
第三、四代通信繼電器結構形式與第一、二代截然不同,采用含高能永磁體通信繼電器,結構形式的雙線圈對稱平衡翹板式磁路結構,觸點點焊在帶料上后整體注塑,精度要求更高、更靈敏,用料要求也較高。
這些差距表現為:
除用于航天、軍用方面的繼電器設計外,民用、商用繼電器缺少標準的設計規(guī)范,不夸大地說,絕大多數國內繼電器制造商目前僅停留在追蹤仿研的水平上;
對超小形帶有永磁體的各式磁路結構,缺少工廠實際的分析通信繼電器,結構形式與計算,繼電器制造商尚不能比較正確地描述和利用怎樣的磁路結構形成的"三維場"是最佳的,特別是在小工作氣隙、且有較大漏磁分布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的利用磁能;
沒有人對邊緣新型材料、新工藝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實用化。如超細電磁線、高能永磁體、優(yōu)異的工程塑料以及繼電器輔料等,通信繼電器的設計缺少有效的技術支撐。
缺少既懂繼電器基礎理論、設計、通信繼電器,結構形式工藝技巧又能熟知繼電器專用制造設備的工程技術人才。目前的情況是:繼電器產品設計人員、設備設計制造人員是二支隊伍,缺少技術上的磨合,一般搞一代、二代、三代通訊繼電器設計與制造問題不大,但涉及第四代超小型通訊繼電器恐怕就不那么得心應手了。
在繼電器生產領域,通信繼電器特別是第三代、第四代通信繼電器無疑是繼電器產品制造最高水平的重要體現。當前,信息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對通信繼電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要求業(yè)已成為通信繼電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通信設備的快速發(fā)展,安裝板空間不斷縮小,在不通信繼電器,結構形式損害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成為每個廠商面臨的必然趨勢。通信繼電器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尺寸已從20mm×10mm×10mm降至10mm×6.5mm×5mm,體積縮小了6倍多。從第二代到第四代,通信繼電器功耗由200mW降至100mW,減小了50%,并且具有節(jié)能和記憶功能,有效地減少了整機電源的投入。